原標題:從前“白水”翻濁浪 今朝“綠毯”托鳥巢 洪湖水草筑起水中桃花源

洪湖朱斗湖附近水域,須浮鷗正在水草上棲息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倪娜 攝)

“種水草真的有用嗎?”

水草不僅可以凈化水體、穩(wěn)定風浪,形成水上“防護林”,還能成為水鳥溫暖的“家”。

7月8日,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(qū)管理局濕地修復中心主任羅東平穿上防曬服,如往常一般開始巡湖,帶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目睹洪湖生態(tài)治理之變。

實踐證明,近兩年的水生植被人工繁育項目,在沉水植被消亡的洪湖起到越來越大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作用,部分水域水草豐茂,水鳥翔集,如同“水中桃花源”。

水草豐茂處水體透亮

快艇在湖中飛馳,乘風破浪!斑@里都是水草缺失區(qū)域,很明顯,水體渾濁泛黃,目測會有五六級大風。”羅東平說,眼下正是刮南風的季節(jié),洪湖水域開闊,風的吹程長,湖中風浪較大。記者放飛無人機,無人機指揮屏幕上不斷提示“飛機遭遇強風”。

從新堤前往螺山鎮(zhèn)水域,一片開闊的航道映入眼簾。航道兩旁,半人高的菰迎風傲立,不肯向大風“低下”高昂的頭!叭ツ赀@里都是一片‘白水’(即水生植物缺失水體),我們種下1800畝蓮藕,今年不僅長起荷葉荷花,還有菱角、菰!绷_東平說,這些都是洪湖的傳統(tǒng)優(yōu)勢物種,說明只要條件適宜,洪湖底泥中的種子庫就會再度萌發(fā)。

水草越豐茂之處,水體越清澈透亮,由此也產生了一種奇特的現(xiàn)象——洪湖水呈現(xiàn)一道清一道黃的特色!八参飳λw的凈化作用,一對比就非常明顯!”羅東平說。

荷葉田田隔絕風和浪

進入朱斗湖區(qū)域,密密麻麻的荷葉和荷花如同“水中桃源”,將外面的風浪隔絕于世外。記者看到無人機指揮屏幕顯示的強風提示也消失不見了。

“沒有水草的地方刮五六級風,在這邊你們再聽聽,是不是連風的聲音都聽不到?”羅東平介紹,去年在朱斗湖區(qū)域開展野蓮繁育項目,今年荷花荷葉長勢非常好,而且具有明顯的防風浪作用。

從北方防風固沙的治理經驗中,羅東平反復琢磨,認為洪湖治理也需要防風固浪。“治沙要修一道道防護林,治洪湖也一樣,只有通過曬灘育草、培育水生植物,把風浪穩(wěn)定下來,水體的透明度才能提升,光得以深入水下,有助于各類水生植物的恢復。”

鳥兒安心筑巢“綠毯”上

越往深處劃,水草越密實。“這是鯽魚草,那是菹草……”洪湖村民曾令安劃著小木船靠近快艇,用手撈起水中一把把碧綠的水草。因不時有沉水植物纏繞船槳,曾令安劃得小心翼翼,小小的一葉扁舟緩慢劃行,前進一米幾乎需要兩分鐘。

寬大的芡實葉、荷葉是水鳥們天然的巢穴,不時可以看到有鳥蛋躺在寬大的葉面上。須浮鷗在頭頂翱翔鳴叫,灰白色的羽毛,紅色的喙,盤旋著維護著它們的鳥寶寶!八鼈冞@是在向我們抗議,讓我們千萬別傷害鳥蛋!绷_東平笑著說。

因怕碰到鳥蛋,曾令安劃得更小心了。還有一只只剛孵出的小須浮鷗,正把芡實當成“爬爬墊”,在上面踱步、學飛。柔軟的水草,成了水鳥們天然的筑巢神器。

此刻的洪湖,風平浪靜,鳥兒們歡歌的聲音回蕩在湖面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燦 胡弦 通訊員 李斌)

編輯:趙玲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央廣網”客戶端。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24小時報料熱線400-800-0088;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“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”線上投訴。版權聲明: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轉載請聯(lián)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。
長按二維碼
關注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