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(wǎng)哈爾濱5月12日消息(記者馬俊瑋)5月11日,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第十屆博士生集體婚禮舉行。本屆共有116對新人參加,參加人數(shù)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他們恪守“校訓石下的最美約定”,攜手踏上人生新的旅程,用獨有的浪漫柔情,不斷書寫著“家與國”的擔當。
自2013年首屆舉辦以來,哈工大博士生集體婚禮已走過十年浪漫旅程,累計為559對新人締結幸福姻緣。
哈工大第十屆博士生集體婚禮舉行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哈工大供圖)
本次婚禮,學校為新人們準備了由朱嘉琦教授團隊自主研制的“真心”鉆石制作成的鉆戒和愛意滿滿的保溫杯。當日,學校校長韓杰才見證婚禮,并為全體新人頒授刻有哈工大主樓校訓和新人姓名的金碟。
“希望你們琴瑟和鳴,以互敬互愛守護愛情初心,讓愛情在歲月的流轉中愈發(fā)醇厚綿長。攜手共進,以砥礪同行書寫精彩人生,以智慧和勇氣共擔人生風雨、共創(chuàng)美好生活!毙|h委副書記、副校長陳蕊在致辭中勉勵新人們,心懷家國,將赤子之心建功時代大潮,主動將個人發(fā)展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緊密聯(lián)系在一起,把愛家和愛國統(tǒng)一起來,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扛起哈工大人的“尖兵”擔當,與自己的另一半攜手共圓家國夢想,把“小家”經(jīng)營得更美滿、把國家建設得更富強。
校長韓杰才見證婚禮并為全體新人頒授金碟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哈工大供圖)
“‘并肩’比‘單飛’更浪漫,‘包容’比‘完美’更珍貴,‘扎根’比‘遠眺’更動人……”土木工程學院王玉銀教授代表導師為新人們送上祝福,勉勵新人們將自己的科研成果與祖國的發(fā)展需求緊密相連,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,既仰望學術星空,更珍惜眼前燈火,讓愛情與理想在哈工大的土壤里共生共長。
“希望你們如兩棵肩并肩的常青樹,彼此扶持、共同堅守,守好小家、顧好大家,為國家、為社會作出你們的貢獻。”商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李晞睿的父母都是哈工大的退休教授,這次作為家長代表發(fā)言,表達了對全體新人的祝福。
集體婚禮現(xiàn)場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哈工大供圖)
“你愿意嫁給我嗎?”“我愿意”接過鮮花鉆戒,愛意于此彌漫,一生的承諾在堅定的擁抱中扎根。
“實驗室攻堅克難的日子與三餐四季的溫暖交織,讓我們從對方身上感受到了屬于哈工大人的求真務實、追求卓越的信念!弊鳛樾氯舜恚h(huán)境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高慶偉和環(huán)境學院2023屆博士畢業(yè)生李莉莉表示,他們將帶著學校的祝福與期望開啟人生新篇章,在推進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(yè)中綻放青春光彩。
“攜愛遠征,母校為鑒,相濡以沫,矢志不渝,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挺膺擔當?shù)那啻浩隆!毙氯藗兗w宣誓。
參加本屆婚禮的新人平均年齡29歲,其中有13人是“00后”。“00后”新郎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2023級博士研究生張嶼與愛人謝雨昕先后考入哈工大,現(xiàn)在共同為中國低碳清潔能源事業(yè)而奮斗。商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李晞睿在學校MUSICA合唱團相識了航天學院2024級博士研究生喬昱文,他們在一次次演出中走進彼此,在實驗室的默默相伴中相知相許。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劉瀚澤與他的新娘相識于實驗室,一次他們在實驗室加班到很晚后一起吃宵夜,開始了他們的愛情。這些年他們在實驗室共同科研,也共同攻克學習和生活上的難題。
新人在校訓石前合影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 哈工大供圖)
參加本次婚禮的還有一對留學生新人,梅基和羅拉,他們都來自津巴布韋。梅基懷著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來到哈工大讀博,在他的鼓勵下,羅拉也考入哈工大,他們在哈工大相知、相愛,這份跨越萬里的浪漫,讓紫丁香的芬芳更加馥郁悠長。
本次婚禮上還有14對留校任教的新人。今天,他們以愛之名,許下一生的承諾,未來,他們將帶著哈工大人的擔當,書寫絢麗人生篇章。
丁香馥郁時,愛語綻芳枝。這場婚禮不僅是新人們的甜蜜儀式,更是哈工大丁香季里最動人的篇章。每一對新人以純潔愛情肩負“小家”責任,以家國情懷書寫“大我”人生,用行動不斷書寫著哈工大青年的擔當。

關注精彩內容